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与科研】南方科技大学舒伟课题组:通过铜催化的非张力碳碳键官能团化实现胺的远端芳基交换反应

CBG资讯 2022-06-22



导语


烷基胺是一种重要的亲水性药效片段,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与天然产物中,大量TOP200畅销药物中均含有该类结构片段。因此,开发高效简洁的方法,通过惰性键的选择性官能团化实现烷基胺骨架的衍生化,成为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追逐方向之一。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舒伟课题组首次通过温和条件下金属铜催化胺的远端非张力碳碳键断裂官能团化,实现了胺的γ-位芳基交换反应,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ACS CatalysisACS Catal. 202010, 15065-15070)。



舒伟副教授课题组简介


舒伟课题组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自由基方法学、廉价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催化、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相关研究,目前取得诸多进展和良好积累。课题组独立工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包括Nat. Commun.(1篇),Angew. Chem. Int. Ed.(2篇,ACS Catal.(2篇), Org. Lett.(3篇)等。



舒伟副教授简介


舒伟博士,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理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化学家麻生明院士和贾国成教授,获中科院院长奖;博士毕业后分别于苏黎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工作;2018年5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开展独立研究。




前沿科研成果


通过铜催化的非张力碳碳键官能团化实现胺的远端芳基交换反应


近年来,伴随着碳氢键活化迅速发展,烷基胺类结构的γ-位区域选择性官能团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Sanford课题组(Nature 2016, 531, 220−224 )、Gaunt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9054−9059)、Yu课题组(Nat. Chem. 2014, 6, 146−150)等均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与碳氢键相比,饱和的碳碳键相对惰性,空间位阻较大,因而针对胺类结构的γ-位碳碳键官能团化的相关研究较少。舒伟课题组首次通过铜催化的非张力惰性C-C键活化,实现了烷基胺类结构的γ-位芳基交换反应。

 

作者以苯磺酰基保护的N-氟-3,3-二苯基丙胺、对氟苯硼酸为原料,通过对保护基、配体、催化剂等进行系统优化,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以65%的收率得到胺的γ-位芳基交换产物。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底物适用范围,作者首先考察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官能团的芳基硼酸底物(图1a),含有多种官能团(给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卤素等)的苯基硼酸、2-苯并呋喃硼酸、2-噻吩硼酸等,均能得到中等及以上收率。接着,作者考察了3,3-二苯基丙胺类底物(图1b-1d),发现其也具有较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值得注意的是,当胺类底物的3-位苯基不相同时(图1d),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苯基迁移效率差异显著。



图1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来源:ACS Catalysis

 

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方法学具有多种实际应用价值(图2)。该方法学可以简便实现环状化合物的扩环衍生化,从而直接快速合成不同取代的中环含氮化合物。此外,该方法学可以用于药物结构修饰,运用药物设计中的拼接原理,将该类含氮结构片段快速简洁地引入降脂药物苄氯贝特(Beclobrate)和氯贝特 (Clofibrate)中。最后,该方法学为已知活性抗菌分子7e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从而加速该类活性分子后期衍生化及构效关系的构建。



图2 该方法学的应用

(来源:ACS Catalysis

 

最后,作者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自由基捕获实验。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验结果,作者推测反应机理如下(图3):首先铜催化剂与苯硼酸经转金属化形成活性中间体M1M1可单电子还原N-F键产生氮自由基和二价铜中间体M2,氮自由基选择性攫取芳基得到关键中间体M5M5捕获二价铜中间体M2后经还原消除得到目标产物,并释放一价铜催化剂。



图3 反应机理

 (来源:ACS Catalysis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远端惰性碳碳键活化,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烷基胺类化合物的γ-位芳基交换反应。该工作为将非活化、非张力碳碳键作为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前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研究工作实验部分由博士后王昱和硕士研究生张建新共同完成,通讯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舒伟副教授。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1101,2180112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1976)、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2019QN01Y261)和广东省催化化学重点实验室 (2019QN01Y261)的经费资助。此外,南方科技大学的常晓勇对化合物2a(CCDC 1960937)进行了单晶数据分析。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关于人物与科研

在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中国迎来了“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化学领域,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非常优秀的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CBG资讯、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方微博、CBG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合力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他们的研究,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风采,发掘他们的科研精神。欢迎联系:editor@chembeango.com


CBG资讯一直致力于追踪新鲜科研资讯、解读前沿科研成果。如果你也对科研干货、高校招聘、不定期福利(现金红包、翻译奖励、实验室耗材优惠券等)有兴趣,那么,请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添加C菌微信(微信号:chembeango101),备注:进群



杭州师范大学徐利文课题组:硅手性中心的催化构建和多官能化手性膦配体的设计及其应用方面的系列性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何川课题组:不对称碳氢硅化反应构建硅中心手性一氢硅烷
日本理研侯召民教授和安徽大学罗根教授:手性钪催化剂实现二茂铁化合物与炔烃的不对称碳氢键烯基化
中南大学阳华教授课题组:单一手性脯氨酸-磺酰胺催化[4+2]环加成反应高效构建氧化吲哚螺环的两种对映体
南昌航空大学欧阳旋慧副教授课题组:二酰基过氧化物与氮亲核试剂的脱羧C(sp3)-N交叉偶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